9月9日,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发展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办,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岩心保护利用工作部署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实物资料中心负责人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实物资料中心在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汇交接收与馆藏资源建设、全国组织保管体系完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利用与社会效益提升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一是政策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支撑自然资源部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牵头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技术要求》等系列行业标准;二是汇交馆藏质量提升,重点采集战略性金属矿产、深地探测专项实物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日益丰富,数据结构不断优化;三是“1+31+N”全国实物资料组织保管体系成型,指导10余省建成大型岩心库,全国库容增500万延米,国家岩心库二期完成主体封顶,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用;四是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并实现全国实物资料统筹管理;五是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为地勘单位提供5万余个钻孔数据包、支撑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并推动科普产业化。
在专题汇报与分组研讨环节,各省级馆藏机构代表、委托保管单位负责人分别分享了管理实践、创新模式、智能岩心库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围绕“实物资料汇交监管”“数字化技术创新”“服务找矿突破路径”等议题深入交流,提出百余条建设性意见。会议还组织信息化技术操作培训,提升了参会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此次研讨会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全面提升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建设地质强国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实物资料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资源体系与汇交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力争2030年实现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率不低于80%。同时,加快全国“实物资源一张图”建设,推动数据共享与服务创新,强化科普宣传与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实物资料管理服务水平。
自然资源部矿保司、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室负责人,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领导,全国各省(区、市)实物地质资料馆馆长及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委托保管单位负责人,以及地质调查领域专家学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