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年度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筛选汇交情况汇总分析
尚 磊 姜爱玲 李建波 刘桂云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自2012年1月运行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所有地质资料汇交信息及欠交信息社会公众可见,实现了网络监管与社会监督。通过汇交监管平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主动掌握资料汇交信息并监管汇交。汇交工作过程自动记录,实现了数据的自动统计与查询,规范了汇交业务,推进了汇交信息的共享。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资料中心)三年来应用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进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通过近三年监管平台运行的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后续工作建议。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 筛选汇交 目录清单 汇总分析
自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2003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号)以及2011年6月16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78号),按照文件要求,实物资料中心开始应用监管平台接收实物地质资料。
监管平台运行以来,经过多次改版调整,总体运行平稳。所有地质资料汇交信息及欠交信息社会公众可见,实现了网络监管与社会监督。通过汇交监管平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主动掌握资料汇交信息并监管汇交。汇交工作过程自动记录,实现了数据的自动统计与查询,规范了汇交业务,推进了汇交信息的共享。
1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
截至2014年12月底,实物资料中心共接收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18576份。其中,2012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634份,2013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6939份,2014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10066份(表1)。
表1 2012—2014年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一览表
序号 |
省 份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1 |
国家项目 |
66 |
501 |
1288 |
2 |
天津市 |
44 |
154 |
155 |
3 |
河北省 |
60 |
208 |
299 |
4 |
山西省 |
231 |
366 |
566 |
5 |
内蒙古 |
247 |
732 |
751 |
6 |
湖北省 |
167 |
260 |
153 |
7 |
湖南省 |
6 |
244 |
331 |
8 |
河南省 |
31 |
273 |
487 |
9 |
江西省 |
172 |
217 |
216 |
10 |
广东省 |
51 |
307 |
255 |
11 |
广 西 |
16 |
81 |
78 |
12 |
海南省 |
8 |
140 |
149 |
13 |
山东省 |
174 |
654 |
1184 |
14 |
江苏省 |
9 |
105 |
62 |
15 |
安徽省 |
175 |
376 |
466 |
16 |
北京市 |
0 |
46 |
83 |
19 |
浙江省 |
53 |
174 |
446 |
20 |
福建省 |
53 |
142 |
126 |
21 |
上海市 |
3 |
52 |
30 |
22 |
辽宁省 |
220 |
345 |
512 |
23 |
吉林省 |
17 |
113 |
144 |
24 |
黑龙江省 |
60 |
98 |
99 |
25 |
四川省 |
76 |
213 |
178 |
26 |
云南省 |
21 |
57 |
415 |
27 |
贵州省 |
332 |
336 |
348 |
28 |
西 藏 |
2 |
38 |
49 |
29 |
重庆市 |
17 |
81 |
476 |
30 |
宁 夏 |
10 |
29 |
23 |
31 |
新 疆 |
104 |
180 |
209 |
32 |
青海省 |
102 |
163 |
225 |
33 |
陕西省 |
0 |
234 |
122 |
34 |
甘肃省 |
34 |
191 |
141 |
总 计 |
2634 |
6939 |
10066 |
通过分析,2012—2014年接收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质资料汇交监管覆盖全面,涵盖了全国各省区及中央出资的地质项目。
(2)接收清单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汇交人资料汇交的意识明显增强,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工作深入人心,汇交管理工作进步明显。
(3)2014年度,国家项目、山东省、云南省、重庆市、浙江省上报的清单数量较前一年度增加明显。说明上述省份和国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对资料汇交监管力度加大,成效显著(图1)。
(4)贵州省、江西省三年来各年度上报清单数量较稳定,天津、内蒙古、广东、新疆、甘肃等省(区、市)近两年各年度上报清单数量较稳定,反映上述省区地质资料汇交进入常态化(图1)。
图1 2012—2014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对比
(5)2012—2014年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项目资金来源基本保持平衡,依托中央财政资金重点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和评价工作,引导和拉动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的格局持续稳固。社会资金已经成为地勘工作投资的主体,占到68%~70%;其次是地方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地勘工作,占19%~22%,中央财政及共同出资项目只占10%~13%(图2)。
图2 不同资金来源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分析
2筛选汇交情况
2.1筛选情况
我国每年新增的地质项目数以万记,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更是不计其数,在综合考虑实物地质资料的档案价值、利用价值、稀缺程度、重置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将这些实物资料中最有价值的进行有效的保管利用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其进行必要的筛选。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是按照能够反映我国总体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条件,显示国家地质工作成果,代表地质科学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系统性等特点的原则在众多实物地质资料中挑选出应予入库保管、研究的实物地质资料。
筛选条件有(1)重要矿种的超大型矿床;(2)重要矿种的主要成因类型矿床;(3)重要矿种主要成矿时代内形成的矿床;(4)重要矿种不同成矿区带内有代表性的矿床;(5)特殊矿床,如反映特殊成矿地质条件的、新成因类型或新矿种的矿床。
统筹考虑上述条件,结合矿山的具体情况,按不同矿种或不同成矿区带,列出符合条件的矿床(矿山)名录,作为采集目标或采集对象。
2.2汇交情况
国家实物库2012年从2634份项目中筛选出11个项目进行汇交管理,2013年从6939个项目中筛选出36个项目进行汇交管理,2014年从10066个项目中筛选出31个项目进行汇交管理,三年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共计78份。同时进行野外实地接收验收工作,待实物验收入库后发放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合格证,并在监管平台进行相应操作,同时上报国土资源部及全国地质资料馆。
2012年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11份(表2),约占全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0.5%左右。2013年,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36份(表3),约占全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0.5%左右。2014年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31份(表4),约占全年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0.4%左右。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实物库的实物资料管理能力有限,每年入库管理的岩心数量基本保持在一定的额度,并且会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值的范围内。监管的规范化管理,伴随未来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数量将会有所增多,但汇交进入国家库的实物地质资料不会随之增多,入库之比例数可能会降低,因此积极推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省级馆藏机构加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行列势在必行。
表2 2012年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汇 交 人 |
1 |
江西省广丰县杨村黒滑石矿3号矿体25-35线详查 |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东北大队 |
2 |
江西省宁都河源锂辉石矿资源储量核实 |
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
3 |
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南区钨矿资源储量核实 |
江西巨通实业有限公司 |
4 |
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北区钨矿资源储量核实 |
江西巨通实业有限公司 |
5 |
甘肃省北山公婆泉-双尖山地区铜多金属矿远景调查 |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
6 |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普查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五支队 |
7 |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普查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 |
8 |
青海省玛多县肯德弄舍金矿普查 |
青海崯田地球物理化学勘查股份合作公司 |
9 |
青海省杂多县莫海拉享-叶龙达铅锌矿普查 |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
10 |
福建省永定县大排矿区锰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储量核实 |
福建省龙岩市龙腾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
11 |
贵州省都匀市大梁子铅锌矿详查 |
贵州省地矿局一Ο四地质大队 |
表3 2013年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汇 交 人 |
1 |
青海省茫崖镇尕斯库勒湖地区钾矿资源调查评价 |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
2 |
青海省大柴旦镇南八仙地区深层卤水钾盐资源调查评价 |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
3 |
青海省冷湖镇马海地区钾矿资源调查评价 |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
4 |
新疆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资源储量核实 |
新疆同源矿业有限公司 |
5 |
河北省沙河市白涧铁矿外围普查 |
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
6 |
福建省建瓯市上房矿区下房矿段钨矿详查 |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7 |
福建省古田县西朝矿区钼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北东、南矿段详查 |
福建天宝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8 |
海南省儋州市丰收矿区铜多金属矿普查 |
海南茂高矿业有限公司 |
9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勘探 |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O六队 |
10 |
彩霞山铅锌矿勘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
11 |
甘肃省金昌市白嘴子矿区镍铜矿资源储量核实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2 |
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 |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3 |
麻栗坡钨矿 |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有限公司 |
14 |
海南省乐东县抱伦金矿矿区详查 |
海南安中矿业有限公司 |
15 |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东升庙矿区硫锌多金属矿勘探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
16 |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角岩铜矿露天境界内补充勘查 |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17 |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 |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18 |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勘探 |
安徽金沙钼业有限公司 |
19 |
四川省巴塘县砂西银铅锌矿普查 |
巴塘县砂西玉山矿业有限公司 |
20 |
贵州省松桃县平土-下院子锰矿详查 |
贵州省地矿局一O三地质大队 |
21 |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详查 |
贵州省地矿局一O三地质大队 |
22 |
贵州省瓮安县白岩背斜磷矿整装勘查 |
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 |
23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 |
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 |
24 |
河北省张北县蔡家营铅锌矿区锌矿勘探 |
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25 |
吉林省珲春市杨金沟钨矿勘探 |
珲春金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26 |
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矿区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详查 |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7 |
南极埃默里冰架-格罗夫山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28 |
贵州省贞丰县烂泥沟金矿勘探 |
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 |
29 |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碓臼沟矿区石墨矿普查 |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 |
30 |
山东省烟台市邢家山矿区外围钼钨矿详查 |
烟台福山区鼎盛钼业有限公司 |
31 |
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钴矿 |
青海省地矿局第五地质矿产勘察院 |
32 |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甲乌拉矿区铅锌银矿(整合)生产详查 |
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33 |
云南省中甸地区铜多金属矿评价 |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
34 |
甘肃省瓜州县国宝山铷等稀有金属矿普查 |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
35 |
江苏省溧水县爱景山锶矿深部详查 |
南京金焰锶业有限公司 |
36 |
《全球巨型成矿带大型金属矿床产出环境与找矿模型研究》、《北美-格陵兰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表4 2014年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汇 交 人 |
1 |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曹四夭钼矿预查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
2 |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曹四夭钼矿详查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
3 |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矿区钨钼矿详查 |
呼伦贝尔诚至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
4 |
福建省武夷山市桃棋矿区石墨矿普查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福建地质勘查院 |
5 |
行洛坑钨矿典型矿床 |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6 |
贵州省织金县新华磷矿区大戛矿段磷矿及稀土普查 |
贵州省矿权储备交易局 |
7 |
贵州省独山县维寨锑矿接替资源勘查 |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 |
8 |
贵州省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新寨勘查区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贵州省矿权储备交易局 |
9 |
云南省中甸地区铜多金属矿评价 |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
10 |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集区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 |
长安大学 |
11 |
河南省桐柏县老湾金矿接替资源勘查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
12 |
湖南省临武县香花岭锡多金属矿接替资源勘查 |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
13 |
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14 |
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铁矿东中部区生产勘探 |
通化钢铁集团大栗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15 |
安徽省宁国市竹溪岭钨银(钼)多金属矿普查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 |
16 |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接替资源勘查 |
铜陵江南地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17 |
江西省大余县左拔接替资源勘查 |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二队 |
18 |
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金矿 |
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
19 |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拿若地区铜矿调查评价和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铜多金属矿资源调查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质地质大队 |
20 |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铜多金属矿资源调查 |
西藏宏达多龙矿业有限公司 |
21 |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拿若地区铜矿调查评价 |
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22 |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白容岗讲铜钼矿详查 |
拉萨天利矿业有限公司 |
23 |
重庆市綦江县新盛-土台铁矿调查评价 |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
24 |
青海省大柴旦镇中间沟-断层沟铅锌矿区详查 |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25 |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接替资源勘查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
26 |
新疆鄯善县维权银(铜)多金属矿接替资源勘查 |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
27 |
新疆和静县敦德一带铁锌矿勘探 |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 |
28 |
新疆库尔勒市苏克塔格能厄肯红柱石矿Ⅱ号矿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 |
29 |
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 |
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30 |
江苏省溧水县爱景山锶矿深部详查 |
南京金焰锶业有限公司 |
31 |
山东省烟台市邢家山矿区外围钼钨矿详查 |
烟台福山区鼎盛钼业有限公司 |
3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自2012年1月运行以来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以后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目录清单的报送方式。应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统一使用监管平台上传目录清单,使目录清单的报送更加规范。
(2)推进汇交人使用监管平台,对监管平台中没有的项目信息及时补充录入,保证监管平台的监管工作持续稳定进行。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管理,加大实物资料汇交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在未完成汇交时妥善保管好形成的实物资料,履行汇交义务,对于弄虚作假或不配合上交实物资料的汇交人追究其责任。
(4)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严禁在监管平台线下发放汇交凭证。
(5)加快各省馆库藏建设,积极推进分级管理制度。
简讯1
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Rick局长一行到实物中心回访,进一步
研讨岩心资料管理与服务合作事宜
10月18日,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Rick局长、Gao Mai主任利用参加矿业大会的时机,对实物中心进行回访,进一步研讨岩心资料管理与服务合作事宜。在实物中心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全国科普基地——户外大型矿石标本园,实物地质资料展厅与岩心库的设施设备,并就重要钻孔数据库及其服务平台建设,岩心图像扫描数据库与服务系统建设等进行交流。
在大标本园,对一些著名矿山大型标本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了解了中国铜、铁、金等大宗矿产的成因类型与发育特征,与澳大利亚成矿进行了对比,并就大型户外矿石标本的展示与保护方法等进行了交流;在实物地质资料展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危机矿山等勘查专项的实施情况与突出成果,交流了金钉子等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展示与保护;在岩心库房,双方实地交流了实物库与立体仓储建设、岩心盒材质、岩心整理工作方法、岩心扫描数字化方法等。参观结束后,双方交流了中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和澳大利亚奥斯库普虚拟岩心库等工作经验,就实物地质资料扫描、数据库与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西澳地质调查局主要负责促进西澳州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下设Perth岩心库与Joe Lord岩心库,其中Perth岩心库容量接近饱和,西澳地调局将建设新的岩心库房。交流结束后,澳方表示,实物中心的立体仓储设施、户外大标本园、实物展厅、钻孔数据库等为下一步的西澳的岩心库房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同时,双方就实物地质资料无损信息提取、数据解译分析技术方法研究领域达成了较好的合作意向,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事业。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魏雪芳)简讯2
国家实物资料馆采集接收大批实物地质资料
2015年10月,地调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采集的大批岩心标本等实物资料陆续入库。10月份接收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分别为:
1.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大乌淀石墨矿3个钻孔的岩心,岩心长度969.7米;
2.云南省鲁甸县乐马厂银矿3个钻孔的岩心,岩心长度1042.49米;
3.湖南花垣-凤凰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区的大脑坡铅锌矿床4个钻孔的岩心,岩心长度1483.26米。勘查区内李梅、长凳坡、土地坪、巴茅寨、老虎冲五个矿区的岩矿石标本以及李梅矿区的半坡地层剖面标本,1块大型矿石标本;
4.湖南省新邵县潭溪银金钨多金属矿4个钻孔的全孔岩心,岩心长度2158.1米;
5.甘肃省敦煌市小独山西钨金矿区西钨矿段3个钻孔的岩心,岩心长度约1799米;
6.西藏芒康巴达矿区铜金矿3个钻孔岩心,岩心长度1033.81米;
7.新疆新源县卡特巴阿苏金(铜)矿3个钻孔的岩心,岩心长度1496.66米;
8.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油砂1井岩心,岩心长度353.83米;
9.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地质调查井钻探工程岩心608.93米,第四系岩屑184.85米;
10.西安长安区地应力1个钻孔岩心,约为600米;
11.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2井”45-55筒的岩心,起止孔深3120.33-3228.83米,岩心长度约108.5米;
12.南岭科学钻探2个钻孔岩心共5204.2米,其中NLSD-1岩心3270.15米,NLSD-1岩心1934.05米。
此次入库的岩心标本等实物资料,有来源于整装勘查区或典型矿床的显示地质找矿突出成果的岩矿心和标本;有来源于油气地质调查最前沿的显示能源调查新突破的岩心和岩屑;有来源于科学钻探工程的显示地球深部奥秘的“松科二井”岩心和南岭深部探测岩心;有来源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地应力监测钻孔岩心。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的陆续入库,进一步丰富了国家馆的馆藏资源,为下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服务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张彦文)简讯3
发展研究中心援外培训班来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参观学习
受商务部委托,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指导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2015年巴基斯坦地质矿产调查与管理研修班”“2015年亚洲国家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官员研修班”“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矿管理部门官员研修班”一行于11月4日来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参观访问学习,三个研修班由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71名官员代表组成。
在中心资料服务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培训班官员代表们先后参观了中心大型标本园、实物地质资料库及地球资源展厅。在大标本园,代表们详细了解了园区展示的大型矿石标本数量、采集来源、矿山地质背景与矿床成因类型;在实物地质资料库,代表们对岩心整理观察厅、数字化工作室及岩心库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以及实物立体仓储设备的操作方式等做了深刻的了解,很多官员代表对岩心整理、建档、著录、扫描、成果集成、以及实物立体仓储设备自动化装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问题;在地球资源展厅,代表们对浙江煤山“金钉子”剖面系列标本以及我国在“金钉子”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为研修班来自塔吉克斯坦的5位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库藏管理室和中心办公室部分人员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参观交流活动支撑了由国家商务部委托国土资源部和地调局组织的援外培训工作,加深了中心与培训班各国在地质工作领域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有效地宣传了中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经验,为国际上开展矿产资源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张铁奎)
简讯4
国家馆针对“松科2井”岩心岩屑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11月10日,由王璞珺教授、万晓樵教授带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一行共35人到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简称“实物中心”)开展为期15-30天的“松科2井”岩心岩屑观察、取样、测试等科研工作。本次工作涉及生物地层、旋回地层、年代地层、古地磁、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孢粉、介形虫等多个研究领域和方向。
“松科2井”是我国纳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第三例科钻工程,设计井深为6400米,届时将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钻井。截止目前,“松科2井”实物资料已有1789包岩屑(2开:452米-2826米)、729.34米岩心(2开:492.09米-1256.01米,3开:2822.07米-3288.97米)入住实物中心;后续随着“松科2井”施工现场工作的进行,剩余的岩心岩屑将陆续收藏入库。
本次服务,实物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同时汇交采集室、库藏管理室、资料服务室、实验室、物业等多个部门全程参与,为“松科2井”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至此,“松科2井”科研服务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实物中心将持续跟踪科钻工程进展,为“松科2井”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崔立伟)研讨展示内容深化设计,推进展览展示项目工作
根据“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览展示服务”项目工作推进需要,11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厅展示内容深化设计”研讨会。
首先,项目组成员汇报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厅内容总体设计,重点汇报了今年需要布展的序厅及矿产资源厅的展示内容深化设计,而后与会专家着重就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厅展览内容深化设计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展厅内容总体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同时,针对展示内容,与会专家重点提出五个方面修改完善意见和建议:一是适当增加科普方面的内容,将来的解说词分“专业版”和“科普版”;二是受众定位问题,建议拓宽受众范围,增加大中专院校学生、外事人员等;三是序厅中增加“凸显国家馆存在价值”的内容,如国家馆编制的一系列技术方法规范、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典型案例等;四是矿产资源厅中选择的18个矿床需要做一些微调或者替换,如将“石碌铁矿”换成“弓长岭铁矿”等、矿床描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等;五是基础地质厅中,增加“水工环”、海洋地质等系列内容,保证基础地质厅中内容的完整性。
通过此次研讨会,项目组听取了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深受启发;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内容设计,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高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