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在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正式向全球公开发布。这是地质钻孔资料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项重大进展,标志着全国地质钻孔基础信息正式向社会公众提供网络化服务利用,实现了纸质向电子地质钻孔资料服务利用方式的工作模式转变,提高了地质钻孔资料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是打破地质钻孔资料封锁、解决地质钻孔资料利用渠道不畅的重要举措,是地质钻孔资料对外提供网络化服务利用、提高地质钻孔资料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该平台实现了目录检索、分类导航、基于“天地图”的位置检索、柱状图快速浏览等功能,运用了并行计算、大数据虚拟存储、多节点集成发布与自动对等、地质要素自动解析等先进技术。目前,该系统公开发布了全国90万个地质钻孔的基础信息和5万个钻孔柱状图信息。社会公众和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可登录中国地质调查局(http://www.cgs.gov.cn)、全国地质资料馆(http://www.ngac.cn)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Http://www.cgsi.cn)官网中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检索查看地质钻孔的基础信息(包含钻孔名称、钻孔位置、矿区名称、孔口高程、钻孔类型、终孔深度和终孔日期等),以及钻孔所属的保管单位和项目等信息。并且可利用钻孔柱状图详细查看地质时代、层位、含矿带、分层、岩性描述和测试分析数据等信息。
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的正式开通运行,对于充分利用已有地质钻孔资料,实现地质钻孔资料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降低地质工作风险,减少重复工作和资金浪费,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地质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