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做好钻孔数据库阶段成果质量检查,了解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实物资料中心于8月13日-9月12日期间,分别在北京、兰州、哈尔滨和广州,分批次组织31个省(区、市)召开了“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阶段成果质量检查与经验交流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高咨中心、部信息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会人员每批次30余人,四批次合计120余人。
兰州会议上,实物资料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到会指导工作,并强调钻孔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是钻孔数据库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技术人员切实做好钻孔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同时,邀请了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建设专家刘荣梅对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质量检查有关内容进行了授课。会上,研讨通过了《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三图一表数据质量控制细则(试行)》;31个省(区、市)分别汇报了本省(区、市)钻孔数据库质量控制情况,提交了钻孔数据库资料移交登记表和清单,介绍了2014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人张立海向参会代表介绍了钻孔数据库质量检查内容、方法、流程,以及数据质量评价和评分标准等。
会议期间,31个省(区、市)技术人员采取分组检查形式,共分31个检查小组,分别对31个省(区、市)提交的钻孔数据库进行了数据质量检查,形成了数据质量检查记录。本次数据质量检查,共抽检保管单位446个,抽检率100%;项目1921个,抽检率20.8%;“三图一表”数量52085张,抽检率11%;钻孔7457个,抽检率4.5%。检查内容主要涉及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检查方式包括机检和人机互检两种。本次除对“三图一表”进行重点检查外,还利用钻孔柱状图扫描件与填报的钻孔类型、坐标系、XY坐标、经纬度坐标、孔口高程、孔深等属性项信息进行了数据一致性人工对照检查。
通过此次会议,明确了数据质量控制内容、方法和流程,完成了钻孔数据库阶段成果质量检查,建立了数据质量检查技术人员队伍,了解了2014年度工作进展,交流了工作经验,达到了会议预期目的。在下一步工作中,实物资料中心将按照部局要求,进一步做好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形成准确、可靠的钻孔数据成果,为钻孔数据库的社会化服务利用奠定基础。